利用 Python 與 Google Colab 打造一個 Wordle 解題小幫手

最近也太多人在玩 #Wordle 了吧!😆

我最近也試玩了一下
有趣之餘也發現自己英文退步好多 🤪
尤其是在想第一個單字要輸入什麼的時候腦中常常毫無想法哈哈 👻
(英文單字量大概在高三之後就會開始走下坡)

這時候我想到了 #NLP 常用的一個套件 #NLTK
全名是 Natural Language Toolkit (#自然語言處理 工具包)
相信有在玩 NLP 的朋友都不陌生這個套件裡面有現成的英文單字 👍

想說可以給我一點靈感
於是我就用 #Python#GoogleColab 寫了一個小 project
可以幫助我破壞遊戲體驗 ❌
可以幫助我更快樂地進行遊戲 ✅

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到我的 #GitHub repo 看看
👉https://github.com/jumpingchu/Wordle-Helper

閱讀更多»
廣告

數據分析救星!3 個實用但常被忽略的 Google Colab 功能

相信很多人在做數據分析或資料清理的時候,都會使用 Google Colab、Jupyter Notebook 這些工具,其中 Colab 因為免安裝、易分享、可以跑 GPU 等等的特性,最近越來越多人在使用,老師們在線上課程教學上也很方便,但其實很多人不知道 Colab 有一些比較隱藏容易被忽略的實用功能,學會的話可以讓數據分析更加事半功倍唷!

Interactive Table (互動式表格)

原本的 Colab 表格就跟 Jupyter 表格是一樣的,如果要篩選或排序就要另外利用 Pandas 寫 sort_values、filter 或是 query 的語法,而我最近做爬蟲整理資料時發現,有個功能可以將原本的表格轉為互動式的,直接透過點按來做篩選、排序、分頁等等的效果。

這個功能預設是關閉的,有兩種方式可以轉換成互動式

  • 執行下列程式碼開啟/關閉功能(建議)
from google.colab import data_table
# 開啟功能
data_table.enable_dataframe_formatter()
# 關閉功能
data_table.disable_dataframe_formatter()
  • 在表格輸出後,點擊表格右上方的按鈕

轉換按鈕如下圖的紅框處,但這方法需要每次表格產出時都按一次,如果想要每個表格都直接產出互動式表格的話,還是建議執行上面的程式碼來一次搞定~

轉換後的互動式表格會長下方這樣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