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ggle 發布最新的 Kaggle Models 讓模型的使用變得更方便

Introducing Kaggle Models

Kaggle has released a newest addition: Kaggle Models.

Kaggle Models is where we can discover and use pretrained models and is collaborated with TensorFlow Hub (tfhub.dev) to make a curated set of nearly 2,000 public Google, DeepMind and other models.

Models has a new entry in the left navigation alongside Datasets and Code.

In the Model page, it is organized by the machine learning task they perform (e.g., image classification, Object Detection or Text Classification), but can also apply filters for things like language, license or framework.

Using Models

To Use the models, we can either click “New Notebook” from the model page or use the “Add Model” UI in the notebook editor (similar to datasets).


Kaggle 新功能 Kaggle Models

Kaggle 最近發佈了最新的功能:Kaggle Models!

Kaggle Models 是 Kaggle 跟 TensorFlow Hub 合作,整合了將近 2,000 個 Google、DeepMind 等等的預訓練模型。

現在只要在 Kaggle 左側欄中,就可以看到多了 Models 這個選項(在 Datasets 和 Code 的中間),裡面預設是按照不同的機器學習用途 (Task) 來分類(像是 Image Classification、Object Detection, Text Classification),但也可以用過濾器篩選,像是語言、框架或 Licence。

Kaggle 左側欄中,就可以看到多了 Models 這個選項

Kaggle Models 的使用方法

如果想要使用這些模型,可以從 Models 頁面上點擊 “New Notebook”,或者點擊 notebook editor 中的 “Add Model”(跟使用資料集時差不多)。

裡面預設是按照不同的機器學習用途 (Task) 來分類

參考資料


歡迎追蹤我的 IG 和 Facebook

廣告

數據分析救星!3 個實用但常被忽略的 Google Colab 功能

相信很多人在做數據分析或資料清理的時候,都會使用 Google Colab、Jupyter Notebook 這些工具,其中 Colab 因為免安裝、易分享、可以跑 GPU 等等的特性,最近越來越多人在使用,老師們在線上課程教學上也很方便,但其實很多人不知道 Colab 有一些比較隱藏容易被忽略的實用功能,學會的話可以讓數據分析更加事半功倍唷!

Interactive Table (互動式表格)

原本的 Colab 表格就跟 Jupyter 表格是一樣的,如果要篩選或排序就要另外利用 Pandas 寫 sort_values、filter 或是 query 的語法,而我最近做爬蟲整理資料時發現,有個功能可以將原本的表格轉為互動式的,直接透過點按來做篩選、排序、分頁等等的效果。

這個功能預設是關閉的,有兩種方式可以轉換成互動式

  • 執行下列程式碼開啟/關閉功能(建議)
from google.colab import data_table
# 開啟功能
data_table.enable_dataframe_formatter()
# 關閉功能
data_table.disable_dataframe_formatter()
  • 在表格輸出後,點擊表格右上方的按鈕

轉換按鈕如下圖的紅框處,但這方法需要每次表格產出時都按一次,如果想要每個表格都直接產出互動式表格的話,還是建議執行上面的程式碼來一次搞定~

轉換後的互動式表格會長下方這樣

閱讀更多»